撰写“在文化传承与保护提升大会上的讲话”时,需要开篇点明文化的重要性,强调其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。接着,回顾县里在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,具体讲述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、文物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工作。提出未来的工作方向,强调提高思想认识、建立高效的体制机制、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增加资金投入的重要性。结尾部分应展望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前景,呼吁大家共同努力,为实现文化自信自强、铸就文化新辉煌作出贡献。
下面我们一下赏析一下这篇“在文化传承与保护提升大会上的讲话”
“文化兴国运兴,文化强民族强”,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。我们县历史悠久,人类遗存丰富,民俗特色鲜明,为发展繁荣先进文化提供了深厚的积淀。近年来,县XX县XX始终将文化传承保护与弘扬作为推动民族团结、XX稳定、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,瞄准建设“文化强县”的目标,大力开展文化传承保护与弘扬工作,促进了县域经济和XX事业的健康发展。县先后获得“中国曲艺之乡”、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、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等多个荣誉称号。
一是大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。
文化阵地建设是文化传承保护和事业发展的基础。至2018年底,全县22个乡镇均建成综合文化站,集图书阅读、宣传教育、文艺演出、科技推广等活动于一体,实现了综合文化站全覆盖。积极实施“农家书屋”提升工程,建成577个农家书屋,并保持图书更新。强化县级文化场馆建设,文化馆成功晋升国家一级馆,图书馆和美术馆的建设也取得显著进展,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稳步推进,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。
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发展。
通过挖掘整理,XX实非遗保护基础,现已公布10大类80项非遗项目,包括国家级项目1项,省级项目7项,市级项目21项,县级项目51项,公布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7人,传习所2个,作坊28个。
三是文物安全保护扎实开展。
健全制度,完XX管理体系,建立了文物安全保护网络,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,对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巡查,并整理相关资料。加大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保护工作,申请专项资金进行修缮,成功申报多个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目前,全县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,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,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,历史建筑保护名录20个,历史文化传统村落3个。
四是文化传承活动亮点凸显。
利用“三馆一站一中心”等文化阵地,挖掘特色历史文化资源,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。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、文化艺术下乡、传统节日等活动,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景点建设的创新发展,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文化自信和获得感。发挥文化志愿者协会的作用,弘扬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精神,开展群众文化活动,加强基层文化辅导,打造乡村文化品牌,繁荣基层文化建设。
秉承与时俱进、开拓进取的精神,以宽广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,发掘和抢救濒临失传的资料和表演技艺,推动曲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。深入挖掘沙河曲子的文化内涵和表演技艺,新创剧目《神医华佗》已登台演出,《千字文》也在筹备中。实施送戏下乡活动,拉近了传统文化与群众的距离,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XX的报告提出“推进文化自信自强,铸就XX文化新辉煌”的重要论断,对未来的文化工作作出了纲领性指导,明确了崭新的使命任务。在开启XX建设XX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,文化传承保护与弘扬任务仍然任重道远。
一要提高对文化传承保护的思想认识,解决认知误区。认XX学习贯彻XXXX关于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,增强做好新时期文化工作的使命感、责任感和紧迫感,充分认识到保护民族文化就是保护民族的根和魂。要重新认识传统文化,纠正认为“现代”就是“先进”、“传统”就是“落后”的误区,统筹开发与保护的关系,弘扬革命文化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,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。
二要建立高效的文化传承体制机制,形成工作合力。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涉及多个部门,要优化XX职能,将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由各部门单打XX斗转变为“XX领导、XX负责、职能部门牵头、相关部门齐抓共管、全XX共同参与”的工作格局。及时修订和制定文化传承保护体制机制,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普查,将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纳入县发展规划,充实项目储备,抓好国家级、省级文化项目申报工作。
三要强化文化人才培养,打造文化专业人才队伍。文化传承保护离不开人才的培养。要注重本土文化人才的培养,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、民族文化传承人、非遗传承人,激发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,形成老中青相互传帮带的文化传承人才队伍。研究制定倾斜政策,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,建立一支热爱传统文化、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传承保护队伍。
四要加大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,深化文旅XX。资金投入是文化传承保护与弘扬的有力保障,要加强资金管理,将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深度XX,吸引XX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文化项目。紧扣本土文化特色,打造民族文化、建筑文化、节庆文化、农耕文化等精品项目,产生积极的经济和XX效益,促进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