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的牛羊肉泡馍就如北京的烤鸭、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家喻户晓,外地的游客心驰神往,本地的居民趋之若鹜,一年四季,隔三差五,就要来上一碗,寒冷的冬季更是如此。用筷子顺着碗边划拉一口热气腾腾的泡馍,馍的爽滑、肉的酥烂、汤的浓鲜,都在嘴边,喝一口清汤,顿觉身体温暖,寒意渐消;一碗泡馍入肚,全身的毛孔似乎都被打开,从里到外透着热乎劲。正因为如此,泡馍馆子的老师傅常说:"咱西安的牛羊肉泡馍耐饥耐寒,暖身暖胃,可是个宝。"
牛羊肉泡馍看似粗犷,实则精致讲究。骨肉处理、煮肉、捞肉、掰馍、煮馍,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,每一道工序都细致入微。羊肉泡馍的馍,西安人叫它"饦饦馍",历史可追溯到唐朝,咱们昨天详细的介绍了,今天咱们来说汤和肉。
一碗好吃的羊肉泡馍,汤是关键。2000多年的历史里,汤料不断演化完善,好的汤能让一家泡馍馆存活百年而不衰,好汤的熬制方法当然也成了商业机密。西安的每一家老字号泡馍馆都有自己的独门配方和技艺,这些都是秘不外传的,馆子里打工的师傅也不一定知道。
详细的配比不得而知,但大的工序有迹可循。肉与骨反复漂洗浸泡,肉切块,骨入锅,下调料袋,大火煮约4小时,肉块入锅,换调料袋,加盖压实,旺火烧开熬煮1-3小时,改小火慢炖6小时以上,汤浓肉烂出锅备用。一锅好汤,前前后后至少熬煮12小时以上。我们在家制作,当然无法做到馆子里的程度。
今天,我分享给大家我自己熬汤的方法,时间、工序没有馆子里那么复杂,但味道却不输馆子,虽是家常做法,但儿子、老公觉得比馆子里的还好吃,汤浓肉也烂,特别适合大家自己在家制作。
主料:牛棒子骨半个、牛肉1斤半
配料:葱白6段、生姜6大片、干山楂3片、料酒适量、八角1个、桂皮1段、香叶3片、花椒十几粒、草果1个、茴香一小撮
1、牛棒子骨用小刷子清洗干净,取一个深一点的容器,将牛棒子骨丢进去,加一点面粉,浸泡2个小时以上(最好4小时以上),中途记得换水,洗干净备用;
2、另外取一个盆,将牛肉切大块,清洗干净,加面粉,入盆浸泡,有时间就4小时,没时间就2小时,中途可以换水,最后清洗干净备用;
3、牛棒子骨、牛肉一起装入超大号的砂锅中,放入3段葱白、3片生姜,一点料酒,加入大量的清水(罐子装满),开火熬煮;
4、水快开的时候,动手打浮沫,开大火打,大概需要5分钟;
5、打干净浮沫后,将之前的调料全部捞出,下入剩余的所有大料,再次煮开后,转小火,盖上盖子,熬煮至少4个小时,筷子插进去,肉就可以分离。
1、牛棒子骨商家是整个卖的,我们一次用不了那么多,可以让商家帮忙敲开,一定让他们敲,牛骨特别硬,我们在家自己处理起来非常费力,根本驾驭不了。一次用一半,另一半不见水,放在冷冻室,想吃的时候提前拿出来解冻即可。
2、牛棒子骨、牛肉加清水浸泡,肉和骨头里大量的废血就会自动渗透出来,制作出的汤更清,而且腥味减少。1斤牛肉煮好后,大约剩下7两,大家根据实际情况准备。
3、打浮沫的时候,如果溢锅,可以将火关小,打完一次后,接着开大火,往复操作即可,浮沫一定要打干净,这样汤才清而不腥。
4、熬好的汤,一次用不完的话,将里面的葱 、山楂捞出来,否则汤会变酸。在家做,讲究不多,可以往里边再加一次水,再熬制一次。
最近晒牛羊肉泡馍晒的比较多,身边的朋友都要来我们家吃,一锅汤前前后后熬了3次,最后的牛骨头都被啃了。其实,西安的每一个家庭,都会制作泡馍,各家有各家的特色,各家有各家的做法,千家千味,不用跟馆子比,家人喜欢就是最好的泡馍。